選擇分類

技藝傳承之星——張顯蘭《花伴人生歲不老》

         花 伴 人 生 歲 不 老
       ——記湘西吉首市丹青鎮(zhèn)煙竹村《苗錦芭排傳統(tǒng)制作技藝》傳承之星張顯蘭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向民航 圖|文
  在湘西吉首市東部的丹青鎮(zhèn)煙竹村苗寨,有一位年過九十的長壽老人,她就是湘西州至今在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保護傳承過程中年齡最長、最具代表性的傳承人,她叫張顯蘭。問起她的身世和長壽秘訣,可以說是與湘西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保護項目《苗錦芭排傳統(tǒng)制作技藝》息息相關!
  苗錦是中國織錦藝術的一朵奇葩?!鞍排拧睘槊缯Z,意為花鋪蓋的意思,通常稱之為“牛肚被面”,是人們家居生活的織物用品。苗錦芭排采用了“通徑斷緯”的挖花工藝,在古老的斜織腰機上,以手工數(shù)紗挑織而成。錦面為平紋、斜紋兩種;組織結構相互穿插;質(zhì)材有棉料和蠶絲,尤其以野生柘蠶絲頭為貴;圖案色彩厚重、艷麗、粗獷、古樸……1986年,黃永玉先生曾推舉苗錦芭排作為“湘西最好的工藝品”,代表湖南和中國的形象遠渡重洋進行國際交流……
  1923年,張顯蘭就出生在丹青這塊美麗富饒的苗錦芭排之鄉(xiāng)里,那時“村村在織花,戶戶有機聲”,芭排織造在民間習已成風。據(jù)清同治《乾州廳志》所載“曰苗錦,苗人以蠶絲織成者,花紋遠望甚麗,近觀之稍粗。然好者,亦極堅致耐久?!睋?jù)說一床上好的苗錦芭排可用上幾代人。
  張顯蘭的娘家住在離丹青鎮(zhèn)不遠的大坪村爛草坪苗寨里,她家境寬裕,在當?shù)剡€算上是大戶人家,據(jù)說張顯蘭還先后讀過三年的私塾哩!俗話說“大家出閨繡”,張顯蘭的母親陳玉妹,祖母張紅菊,姐姐張顯女都是繡花織花能手。張顯蘭從小受到家風的影響,10歲起,就跟隨村寨的姑娘們學習“數(shù)紗花”和編織花帶。13歲時跟隨母親陳玉妹、姐姐張顯女學習織芭排,花色品種多樣,主要有棋盤花、升子花、枕頭花、鐵勾花等。18歲時,張顯蘭經(jīng)媒妁之言,與隔河相望的煙竹坪青年陳千庭結為亢儷。丈夫也出生大戶人家,婆母符也女也是挑織芭排能手,張顯蘭就跟婆婆一起學習挑織芭排。但在張顯蘭過門后第二年婆母就去世了。張顯蘭不僅失去了親人,又失去了跟婆母學習芭排的機會。
  1949年解放后,張顯蘭的娘家、婆家因階級成份均化為地主,花不能織了,家人成天在戴高帽子、挨批斗的怒吼聲中惶惶不可終日。1954年,張顯蘭一家被強制勞動改造,先后三次遷徙他鄉(xiāng),歷經(jīng)磨難,慢長的歲月,一家人飽饞了人生的煎熬……到了1979年,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春風吹進了丹青河,苗家山寨,氣象一新,張顯蘭一家重新回到老家——煙竹村。因家庭生活困難,張顯蘭就重挑起新挑織芭排擔子,一來可以圓她的織錦夢,二來可以以換錢彌補家用。芭排這一古老的傳統(tǒng)制作織造工藝,有著復雜的原始織造流程,如:紡捻線、染色、倒線、牽線、穿線分組、裝筘、梳線、檢綜、翻篙、檢花、捆桿上機、織布邊、挑織等多道工藝,并以“反織法”費去許多工日,才咬花成型。每至深夜,張顯蘭家終是傳來“吱吱”地織機聲……張顯蘭酷愛苗錦芭排,視錦如命,她一生織了多少苗錦芭排,自己也記不清楚。
  到了上個世紀末,苗錦芭排這一古老的技藝已退出了歷史的舞臺,四鄉(xiāng)八寨的織錦人都相繼離世,年近八十的張顯蘭還在堅守著古老的傳統(tǒng)產(chǎn)業(yè),她織造出來的芭排漸漸地成了老古董。此時,她原本想自己老了,培養(yǎng)幾位年青人將苗錦芭排技藝傳承下去。但是,年青人一看那復雜的工序,費工、費時又費力;最終因不劃算而搖頭離她而去!
  后來,張顯蘭想起了二女陳秋妹。因為,陳秋妹從11歲起就跟隨她學習過紡線、牽線、染色等挑花織錦的前期技藝。于是,動員二女,跟她學習苗錦芭排織造技藝。陳秋妹望著母親滿頭白發(fā),應允下來,決定向母親學習上機挑織。從此,陳秋妹一有空就來娘家走走,一來看望母親,而來當當幫手,母女在古老的織機來回的穿梭著……但不久,陳秋妹因病不幸去世,張顯蘭失去了很好的幫手和傳承人。
  歲月的風霜吹皺波光鱗鱗的清明河水,吹皺了這位大山里慈祥老人的臉龐……
  2007年《湘西苗錦芭排制作技藝》被列入州級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保護項目;2010年,86歲的張顯蘭被特列評選為湘西州級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項目《湘西苗錦芭排制作技藝》代表性傳承人。黨和人民給了她的一份榮譽,更加激發(fā)了她對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項目《湘西苗錦芭排制作技藝》的傳承熱情,她不顧年邁體弱,多次參加州、市民族民間工藝展演展示交流活動。如丹青“清明歌會”、矮寨坪朗傳習所、乾州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園等都留下了她的足跡。此外,她還多次接待各地的織錦愛好者來她家學習、交流。2016年5月,《湘西苗錦芭排制作技藝》被列入湖南省級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保護名錄,這其中可以說苗錦芭排注入了張顯蘭一生的心血!
  至今,張顯蘭已93歲高齡了,美好的光景已大不如從前。但她仍在湘西苗錦芭排傳統(tǒng)制作技藝的傳承過程中,辛勤的耕耘著……
  花伴人生歲不老。


 張顯蘭和她的”苗錦芭排“。


 芭排即花鋪蓋,是丹青苗區(qū)家居生活的織物用品。


 張顯蘭(左)在與媳婦張林秀(右)挑選圖案。


 張顯蘭在織造苗錦芭排。


 看到年青人上了織機,張顯蘭樂(右一)了!


 張顯蘭(左一)在傳授芭排織造技藝。


 2016年3月13日,文化部副部長項兆倫(左二)、湖南省文化廳廳長李暉(左四)、湘西州委副書記、州長郭建群(左一)在與張顯蘭(右前二)親切交談。


 2016年3月13日,文化部副部長項兆倫(左二)、湘西州委副書記、州長郭建群(左一)在坪朗傳習所參觀張顯蘭(右前一)的芭排織造演示過程。


 說起芭排,張顯蘭格外激動。“花伴人生歲不老!”


  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作者:向民航
地址:湘西吉首市旅游和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 
手機:13037431033
QQ信箱:996457678